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动态
2015中国·太原国际雕塑双年展启动会在太原美术馆召开
发布日期:2015-04-21来源:雕塑系
  2015年4月20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太原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5中国·太原国际雕塑双年展”启动会在太原美术馆召开。会议主要探讨本届双年展的定位、规模、主题、策划方式,并达成了共识。   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主任黎明,副主任曹春生、陈云岗、龙翔、吕品昌,中国美协艺委会工作部主任咸懿、策展委员会副秘书长盛葳,中央美院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岳洁琼,雕塑系副主任于凡,上届双年展总策展人孙振华,学术主持殷双喜,太原文化局副局长曹永明、美术馆馆长王鼎出席了会议。会议由雕塑艺委会秘书长吕品昌主持。


  会议确定展览开幕时间为2015年10月15日,并确立了陈云岗和吕品昌担任策展人,殷双喜和孙振华担任学术主持。展览得到了各方的支持,中国美协艺委会工作部主任咸懿认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艺委会的资源,通过策展委员会、理论委员会共同出谋划策。雕塑艺委会主任黎明指出,“双年展”这一品牌活动将得到很好的延续,成为新的跃进的平台。中央美院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岳洁琼也认为,展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太原文化局副局长曹永明表示,文化局和美术馆将全力配合,举办高水平的学术展览。
  会上,吕品昌教授介绍了双年展移师太原的缘由以及前两届双年展的机制,展览在全国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这次移师太原,将在前两届的基础上有所开拓。太原美术馆于2014年承办了十二届全国美展雕塑展,有良好的展览条件和承展基础。雕塑双年展已经成为中国美协和中央美院在雕塑领域合作的典范展览,也成为艺委会重要的品牌活动,希望能够在太原继续扩大其社会和学术影响力。   作为上届展览的总策展人,孙振华教授认为要确立双年展作为一个品牌运行的机制,并将它稳定下来,使展览的定位、组织方式形成共识。同时,要注重对公众、媒体、学术界、雕塑界的推介,不仅仅是做了一个展览,更重要的是雕塑艺术的普及,对每一个版块要有介绍、讨论活动,成为综合性立体的学术活动。希望在太原创造真正的亮点,呈现出成熟、完整的双年展。    雕塑艺委会副主任曹春生先生认为,展览的目标要明确,要结合政府的需求,可以出专题,面向城市、公共空间,真正服务社会和广大观众。作为面向国际的展览,要建立与国际雕塑机构的某种联系。另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形成长期的宣传机制;展览的尺度要求可以放宽一些,作品只有一定的尺度才具有震撼性。
  关于展览的主题,大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殷双喜教授认为,考虑到太原作为文明的源头,三晋文化的圣地,主题可以和“太初·源头”相关;陈云岗教授提出“太原·原态”的主题;由于今年是世界反法法西斯纪念日70周年,龙翔教授认为展览的主题可以与之有一定的关联,单设一个独立的展厅。   关于展览的内容,大家认为作品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广泛性,涵盖到不同地区,涉及不同领域的雕塑家。殷双喜教授认为,展览可以设国际单元,邀请国外的雕塑组织、协会,推荐重要的雕塑家参展;也可以从年轻的高校学生中选拔优秀的作品,例如获得“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同学的作品。
  关于展览的组织架构和形式,陈云岗教授希望双年展的机制能进一步简化,机制上可以做一些压缩和调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北京、太原都将成立组委会,加强联络、宣传、媒体公关工作,扩大展览的影响力。由于太原美术馆的室内室外空间变化大,宽窄高低有很大的丰富性,所以在作品的要求上可以多样化:注重形式、尺度、材质的多样性,大型作品可以放在室外和周边,实验性、探索性的作品都可以纳入。   关于展览的学术预期,于凡教授认为展览应该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使之能够对雕塑界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殷双喜教授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定位:第一,作品要新,希望双年展的作品更加前沿一些,有探索性;第二,确保质量,要反映出学术的发展方向。第三,有代表性,反映各个地区的作品面貌,第四,太原特色,要给山西的雕塑家提供一个展示的空间,增强展览的公共性。   此外,大家认为展览还应该形成自己的风格,展览可以与时代结合的更紧密,围绕“中国梦”创作一些契合主题的作品。展览也应该有自己的文脉,要把双年展和其他展览区别开,找到自己的方位:双年展的尺度更宽,探索性成分更强,还应该与地方城市结合,强调与中国的城市化、空间,让雕塑深入百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