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道画廊
发布日期:2017-05-25  来源:雕塑系  

四月的万花筒

  大院的地下展厅正在展出由教务处组织的全院13个联合课程小组的“社会实践与艺术考察、外出写生的联合课程”展,通过展示在四月刚刚发生的各院系评出的优秀外出课程,旨在整合教学资源,共享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实现跨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促进全校不同院系专业的互动与交流。
  期间,我们惊奇地发现:近年的外出写生课程除了基础部以外已经几乎没有院系如过去惯常的单纯的写生临摹了;另外,现在的外出课程之间已经几乎没有可比性了,各个不同、各个有特色、各个当优秀! 雕塑系亦如此,很难简单评出哪个小分队更优秀了,因此我们决定在自己的通道画廊也做一个雕塑系内的“联合课程”展。
  第一工作室的考察路线是山东、河南、河北一带的博物馆、石窟艺术、墓室艺术等,通过临摹蜕掉样式化观察的外壳,目的是尽力拉近与当时作者的距离,研究“好看”的原因,尽量“入戏”。也练习“断代”,目的是逐渐搭建和梳理已学的美术史框架,属于实践版的美术史,去印证课本上的所学。同时练手,学习塑造法。并且阶段性的进入另一种训练系统,尝试新的造型体验。
  第二工作室的考察内容为山东省(青州、诸城、沂南汉墓、临沂、滕州、嘉祥武氏祠、山东省博物馆)的汉画像石,魏佛造像,考察回来做小创作,总结画像石的形体压缩做浮雕,总结北魏、北齐的佛造像手法做圆雕。
  第三工作室去的是河南,重点是考察山水造化以及人是如何认识山水,规划山水的,用身体体验去重新认识潜藏其中的概念、形式、机制、方法、技术、以及复杂的生态关系,以此形成结构式思维。
  第四工作室分为两个小分队:二三年级去的是陕、甘、青、川西部线,考察了丝绸之路的古文明遗址以及青藏高原东部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作业要求每人自拟题目,完成一篇考察论文;四年级去的是山东淄博和上海嘉兴的两个玻璃制作基地,完成了为期四周的玻璃材料实习课程。
  第五工作室湖南常德沅水右岸棚改区公共艺术创作,以“在场”的姿态建立一种“问题”意识,注重现场感受,通过调研,敏锐的扑捉问题,再通过自身的作品创作和艺术计划去回应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和变动不居的空间条件下,努力实现“限制性条件下”的极限创作。
  第六工作室继续沿着工作室既定的三年六条线的顺序,这次轮长线考察山东-河南中原文化带,走了24天行程达5117公里。参观了76个点,以大量的实地考察和讲解记录的方式对当地的石窟、寺庙、陵墓、博物馆进行梳理研究,用心体会造型背后的来龙去脉,在源流的摸索中体会雕塑语言的起承转合,逐步建立传统雕塑图像谱系。
  今年的四月,六个工作室都根据自己的方向做出了针对性的安排,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积极进取的面貌。
  每年的四月,当春暖花开之时,万物复苏之际,让我们一起外出去……用眼去看、用耳去听;用鼻去嗅、用嘴去尝;用笔去绘、用刀去刻;用手去塑、用足去走;用身去觉、用心去悟吧!

张伟
2017/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