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评选工作在不断积累了丰富经验后,有条不紊地展开,这一届的评奖结果大家还是比较满意的,既有较为扎实的雕塑造型语言,又有应用新媒介而创作出来的新形态;既有对现实富于关怀的表达,又有来自于观念的转换和探询;既有对物体形态的转译,又有探讨视觉错觉的现实意义;还有就是对材料、媒介、技术、功夫、品质等的敏感和执着。总的来讲,这次参评和获奖的雕塑,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主要的艺术院校雕塑教学和创作观念的总体表现和当下状态。而细心察之,也可发现不同的艺术院校有着不尽相同的教学方式和关注重点,甚至也有不同的区域文化特色。当然,以这样的一次评奖活动来概括和描述当下艺术院校雕塑教学和创作的概貌是会有以偏概全之嫌的,但是,通过这样一年一度的评奖工作来发现及思考艺术院校的雕塑教学及当下雕塑艺术的发展状态和趋势,确是很有意义的。
在评选的过程中,我特别留意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因素比较突出,也可能是近期中国的学院雕塑一种突出的特点:
一是"基础"问题。学院教学发展出来的结果,首先是对"基础"的一种特别的认知和把握。其实,对于怎样才是"基础",什么是构成创作发展的"基础",什么是"基本功夫",这对于不同的人和不同学习背景的人群来讲,是有很大差异性的。学院的基础教学训练和四年下来的学院学术范围熏陶,使得这里的学生有了对"基础"的特殊的了解和认知,这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经由这样训练和熏陶的艺术家未来的起点和走向。这次的参评雕塑作品,普遍体现了这样的对"基础"的体认,及在这样的基础上的创造性表达。
二是"语言"问题。艺术语言可以说是艺术家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学识、兴趣、个性、经历等,及周遭的社会、时代环境而自觉选择及发展出来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样式,这里特别提到"自觉选择和发展"。学院培养出来的年轻艺术家,这种"语言"的自觉意识是相对比较强的,尤其是雕塑艺术,材料的因素、技术的因素、形态的因素等,相对来讲,比平面的绘画要来得"语言"更丰富手法更多样些,而更重要的是自觉意识,自觉地把握艺术语言及到位的尺度。在这次的评选中,我们看到了参选的雕塑作品,对语言的敏感和自觉,及把握的尺度的精到。
三是"媒材"问题。雕塑创作面对媒材的选择及发展的可能性和必需性是比较突出的,而近些年来新媒材的出现多出了不少,对新的媒材的认识到掌控,特别是从新的媒材中挖掘及把握其媒材的特性和感觉,从媒材的特性和感觉发展为自己创作的资源,实现其媒材与艺术语言手法的共构性,这是一个对艺术家成长考验和艺术创作考量的过程。新媒材的层出不穷到媒材性的把握及应用,这对这一历史阶段的雕塑艺术家来讲,是一个重要的挑战,也是一个时代赋予的新课题。
四是"观念"问题。观念并不只是纸上谈兵,或智慧练习,观念是一种追问和表达,是一种思考、体验、发问的持续过程,并将这样的过程表达出来的结果。在学院的教学修炼过程中,尤其是在学院的学术氛围熏化下,思想成为了催化艺术创作的重要资源和动力,也便构成了作品的内核----观念。我们注意到,这次雕塑作品的创作者,虽然只是在校的年轻学生(刚刚走向毕业),但是,他们已高度重视这样的思想的吸纳和冶炼,观念的切入和表达。
因此,我们对五件获得"第六届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的作品给予了这样的评价:
西安美术学院刘斌的《冰点都市》,巧妙地运用电子元件构造了一个科技发达的现代都市,在貌似规划合理的城市模型中,隐喻着对都市的过分发展而漠视自然景观和生态的质疑和批判。
广州美术学院占研的《非真实尺度》,富于哲理地追问尺度与真实之间的关系,进而也质问统一性、机械性与我们个体性、日常性的矛盾关系。
鲁迅美术学院孙晟一的《眼见未实》,以幽默的方式质疑"眼见为实"的所谓常识,而对"真实性"的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中央美术学院高蓉的《花家地北里5号楼八单元—1/2层》,富于创意地转换材质质感、视觉体验的关系,制造了一个细致入微、真实温暖的现实生活场景,使观者重新思考真实与虚假的关系。
四川美术学院陈融的《岁月如歌》,以传统的榫卯结构和制作方式,转换传统农业古国牛马形象为现代的雕塑构成,表达了中国历史智慧、文化气质及现代视觉表达的内在精神。
评奖和展览轰轰烈烈地展开,并安静地落下帷幕,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及这一过程的之后,我们既在年轻一代雕塑艺术家作品中感受到一种生命的活力和思想的飞扬,同时又不断地思考着:在这样躁动的社会和市场化的当下情境中,走出学院之门的学子艺术家们,将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和艺术的理想,坚守和雕塑出自己具有精神体量和质感的艺术人生。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王璜生
2010年12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