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03-21 来源:雕塑系
前言
寒假后第一课,材料创作。三周的个案研究,是四工材料研究创作进阶实践中的过渡课。之前上了基础技法课,之后要进入个人风格明确的独立创作。课之初,我让每位同学都找一位史上大家作榜样。课开两天,每位同学讲解PPT,对所爱艺术家在雕塑史中的坐标及对自己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解读。在之后的三周实践操作中,每人根据既定出发点开始动手。起点是对心仪大师的理解,终点是一件(组)独立的原创雕塑(装置)作品,而过程,则往往是做雕塑最有意思的部分。
搭构,要着手局部而着眼整体,时间对长期作业来讲,亦敌亦友。李逸文那些金属雕塑元素最初的设定,只是大的形态建构。“细节服从整体”是老调重弹,却是这类做法的原则。随着时间的推移,搭构每一个元素的所要顾及的形态、比例、空间、特性等问题会成倍增加,考验的是“组织协调能力”。累积,看似“入门”容易,却要在无数人踏过的路上,走出自己的脚印。陈昭辰将钉子持续钉进那些捡来的木块上。看似简单的重复动作,既是热身热手,也是热心热脑。随着手法逐渐退隐,那些灵性逐渐浮现,使工作过程从小心翼翼转变为游刃有余,手中的元素也开始活跃起来。而对“极少”感兴趣的,实践起来,一定是“极多”的。任子凝的初衷是着眼于不锈钢的反射效果,着手时却发现了材料的另一个特性,于是便敏感地抓住这种“偶发”,并通过专业技术的支持,将近乎诙谐的主题,用庄重的形式稳定从容地传达出来。多种材料的结合,要冒着那些材料元素“各自为政”的险。马煜明的作品一直在工作室门口的半黑暗状态中进行,这或许让他更能不顾细节,放松地撮合那些本来特性相去甚远的构件。这件充满实验性的作品,用近乎原始的方式进行了结合,严谨的控制与放松的失控之间的度,由自己把握。将不同形态、属性的金属元素结合到一个动态空间中,这需要对秩序感和抽象视知觉进行系统了解并贯彻到空间的经营中。黄登科试图搭建一个动态的意向。经过分析与梳理的材料与空间,才有可能富有视觉逻辑地进行组合。这件的雕塑实际的重量,要比它的视觉重量大得多。几何的体块散发的内在的能量感取代了张扬的外轮廓,极小的单元,密集堆放的手法,使这件尺寸不大的作品,呈现出建筑般的尺度。李泳虹采用“极多”的手法,堆积成“极少”的外表,凝聚出如磐石般沉默的力量。
当然,在这些看似既定的方针指导下的创作,除了在大师的基础上研究与实践之外,最宝贵的部分,还是他们的“副产品”——偶得,把这些偶得做成浑然天成,将他们放在一起自圆其说,是此课的妙处所在。
孙璐
2019年3月
展览时间:2019年3月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四层通道画廊
作品选登